孝康章皇后(1640年-1663年3月20日),佟佳氏(本姓佟,原属汉军正蓝旗,康熙时抬旗入满洲镶黄旗,改姓佟佳氏),顺治帝妃嫔,康熙帝生母,生于崇德五年,佟图赖之女。
顺治十年(1653年)入宫为庶妃,顺治十一年(1654年)生皇三子玄烨(康熙帝)。顺治十八年(1661年)正月,顺治帝驾崩,康熙帝即位后,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,称圣母皇太后,上徽号曰慈和皇太后。康熙二年(1663年)崩逝,年仅24岁,葬孝陵。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屡加谥,全谥为: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。清代首位佟佳氏皇后(追尊)。
人物履历
崇德五年(1640年)庚辰生
顺治十年(1653年)入宫为庶妃。
顺治十一年(1654年)三月,生皇三子玄烨,15岁。
顺治十八年(1661年)正月,清世祖福临驾崩,遗诏中立皇三子玄烨为皇太子继皇帝位,是为康熙皇帝。
康熙元年(1662年)十月,与孝惠章皇后并尊为皇太后,称圣母皇太后,上徽号曰慈和皇太后。
康熙二年(1663年)二月十一日崩,24岁。五月,上尊谥曰孝康慈和庄懿恭惠崇天育圣皇后。六月初六日,合葬孝陵。九年五月,升祔太庙,于尊谥上加称章皇后。雍正元年八月,加上温穆二字。乾隆元年三月,加上端靖二字,最终谥号为: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。
康熙八年(1669年),康熙为了抬高母家出身,把母家(佟养正这支)由汉军正蓝旗抬到汉军镶黄旗,后来又在康熙二十七年再抬至满洲镶黄旗。
史籍记载
《清史稿》
孝康章皇后,佟佳氏,少保、固山额真佟图赖女。后初入宫,为世祖妃。顺治十一年春,妃诣太后宫问安,将出,衣裾有光若龙绕,太后问之,知有妊,谓近侍曰:“朕妊皇帝实有斯祥,今妃亦有是,生子必膺大福。”三月戊申,圣祖生。圣祖即位,尊为皇太后。康熙二年二月庚戌,崩,年二十四。初上徽号曰慈和皇太后。及崩,葬孝陵,上谥。雍正、乾隆累加谥,曰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文育圣章皇后。后家佟氏,本汉军,上命改佟佳氏,入满洲。后族抬旗自此始。子一,圣祖。
家世
承恩公
第一代:佟佳氏·佟图赖,隶满洲镶黄旗。官兵部尚书、都统。康熙间,追封一等公,赠太师,谥勤襄。佟佳氏·佟图赖父佟佳氏·佟养真,官游击世职,追封一等公,谥忠烈。
第二代:佟佳氏·佟国纲,佟佳氏·佟图赖子。康熙六年八月,袭一等公。征厄鲁特,殁于阵。赠太师,谥忠勇。
第三代:佟佳氏·鄂伦岱,佟佳氏·佟国纲子。康熙二十九年十二月袭。雍正三年五月,有罪爵黜。
第四代:佟佳氏·夸岱,佟佳氏·佟国纲子,佟佳氏·鄂伦岱弟。雍正三年五月袭。
第五代:佟佳氏·纳穆图,佟佳氏·夸岱子。官都统。雍正八年九月袭。卒。谥荣靖。
第六代:佟佳氏·嗣存,佟佳氏·纳穆图子。官散秩大臣。乾隆三十二年袭。谥悫僖。
第七代:佟佳氏·晋玺,佟佳氏·嗣存子。乾隆三十四年袭。
第八代:佟佳氏·书明阿,佟佳氏·嗣存继子。官杭州将军。乾隆三十九年袭。四十三年改为三等公。卒。
第九代:佟佳氏·裕诚,佟佳氏·书明阿子。
第十代:佟佳氏·克昌,佟佳氏·裕诚子。
第十一代:佟佳氏·堃林,佟佳氏·克昌子。
第十二代:佟佳氏·倚功,佟佳氏·克昌从子。宣统三年十二月戊申袭。
人物评价
人有因缘,事有因果。在景仁宫里,美丽宫名后面,福祸相因相果:胡后既当皇后无宠无子又被“辞职”,珍妃既受宠幸,又遭廷杖,佟妃既生下康熙,无宠又24岁青春早逝,命运真是说不清道不明。对待命运:或无力抗拒,可广积善缘——等待时间和历史给以公正!佟妃生下玄烨,但是无宠,22岁丧夫。儿子当上皇帝,她却在康熙二年(1663年)因患病,撒手人寰,才24岁。佟妃如果像乾隆帝生母那样高寿,康熙帝过世时,也才83岁。康熙帝即位后,尊生母佟氏为皇太后。她的娘家,本来是汉军正蓝旗,康熙帝命入满洲镶黄旗,后族抬旗。慈禧太后娘家也缘此而抬旗。